• 즐겨찾기
  • 시작페이지로 설정
  • 장바구니
  • 마이쇼핑
  • 주문/배송조회
  • 고객센터
(0)
34%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平装] 당대중국경제개혁교정 [평장]
판매가 41,000원  할인내역
할인내역

구분 할인
기본할인 13,800원
27,200
적립금 272원
배송 택배 70,000원 이상 구매 시 무료
고객평가 0건  ★★★★★ 0/5
저자 吴敬琏 (作者) 오경련 (작자)
ISBN 9787547601273
출판사 上海远东出版社 상해원동출판사
수량
총 상품금액 27,200

基本信息

  •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 平装: 43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547601273, 7547601278
  • 条形码: 9787547601273
  • 商品尺寸: 25.8 x 18.4 x 3 cm
  • 商品重量: 680 g

  •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的一个重要增补,是加强了对“双轨制”及其经济和社会-政治影响的分析,并据此对中国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措施和可能前景作出了估量。中国经济改革是一个庞大的叙事。如何向《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的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线索和分析框架是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情。这是因为,经济转型虽然是通过若干这样或那样的政策措施来实现的,但它有一根主线,这就是从计划制度到市场制度的变革。既然是制度变革,所有的改革势必是经历了不同利益取向的人群之间反复博弈之后的产物。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媒体推荐

吴敬琏教授这本书的重要性和影响远远超出了新一代的经济学学生以及教师、学者、政府官员、商界人士和中国一般读者的范围。这本书可以为真正对中国有兴趣的外国读者提供一幅全面的、有见地的、有学术价值的当代中国经济之图画。据我所知,如此重要的经济学著作是前所未有的。
  ——青木昌彦 斯坦福大学教授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的理论方法分析了中国改革和开放的实践,是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一本重要的而且不能忽视的书。
  ——刘遵义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中国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崛起已经对传统或正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吴敬琏教授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将成为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灯塔。
  ——沈联涛 清华大学和马来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前香港证监会主席
吴敬琏教授新著《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对中国何以走上计划经济体制,何以要进行改革,如何改革,以及改革的展望作了深入精彩的分析,为跨世纪的中国历史大转折作了最好的注解,是从大历史看中国经济改革,也是从中国经济改革看大历史的重要著作,值得向读者推介。
  ——石齐平 《商业周刊》主笔、香港中文大学及亚太研究所研究员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是一本经济学领域的教科书。如果研究成果能以通俗形式写入被广为接受的教科书,就意味着相应的成果已经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国外很多经济学大家都是通过经典性的教科书建立了自己理论框架的影响力。
  ——胡舒立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财经》前主编

作者简介

吴敬琏,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国际经济学会(IEA)执行委员会顾问,国际管理学会(IAM)会员。
他在中国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化改革,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引介传播了众多对中国经济理论和改革实践有益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他在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如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反对权贵资本主义、推动增长模式转型等),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政策。
主要著作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
《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
《吴敬琏自选集(1980~2003)》
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
《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
《十年纷纭话股市》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合著)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
《构筑市场经济的基础结构》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
《何处寻求大智慧》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建设市场经济的总体构想与方案设计》(合著)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合著)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
《腐败:货币与权力的交换》(合编)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
《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合著)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
《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探索》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总论
第1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与改革问题的提出
1.1 社会主义者的经济体制构想
1.1.1 早期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社会
1.1.2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大工厂模式”
1.1.3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和“福利国家模式”
1.2 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2.1 列宁的“国家辛迪加”模式
1.2.2 斯大林体制
1.3 对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1.3.1 新古典经济学家对计划经济体制可行性的论证
1.3.2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的社会主义论战
1.3.3 20世纪后期对计划经济的再认识
1.4 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
1.4.1 苏联改善经济的努力及其失败
1.4.2 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改革
1.4.3 匈牙利的“新经济机制”
1.4.4 波兰走走停停的改革
1.4.5 捷克斯洛伐克半途夭折的“布拉格之春”
1.4.6 小结
1.5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问题的提出
1.5.1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形成
1.5.2 中国改革问题的提出阅读参考思考题

第2章 中国改革战略的演变
2.1 行政性分权(1958~1978)
2.1.1 “体制下放”方针的确定
2.1.2 “体制下放”的实施
2.1.3 “体制下放”造成的经济混乱及其救治
2.1.4 对行政性分权的经济学分析
2.2 增量改革(1979~1993)
2.2.1 对于改革目标的初步讨论
2.2.2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体制内改革”未能取得成功
2.2.3 改革重点从“体制内”转向“体制外”
2.2.4 民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2.2.5 “双轨制”的形成和由此导致的社会经济问题
2.3 “整体推进”(1994年至今)
2.3.1 1984-1986年:进行全面改革的初次尝试
2.3.2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2.3.3 世纪之交经济改革的进展和问题阅读参考思考题

第二篇 部门专论
第3章 农村改革
3.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经营制度的特殊要求
3.1.1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农业是一个适合于家庭经营的生产部门
3.2 承包制改革以前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2.1 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
3.2.2 “人民公社”制度下中国农村的基本状况
3.3 农业承包经营(“包产到户”)的推行和效果
3.3.1 1976年以前“包产到户”的三起三落
3.3.2 1980年以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迅速普及
3.3.3 “包产到户”促使农业产出迅速增长
3.3.4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财产的增加
3.3.5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3.4 后家庭承包制的农村改革前景
3.4.1 统筹城乡,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3.4.2 完善土地制度,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3.4.3 保证微观活力,巩固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成果
3.4.4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阅读参考思考题

第4章 企业改革
4.1 企业制度和现代公司
4.1.1 企业及其所有权
4.1.2 企业的三种基本法律形式
4.1.3 现代公司制的产生
4.1.4 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
4.2 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和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
4.2.1 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
4.2.2 “放权让利”改革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及其原因
4.2.3 放权让利改革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4.3 国有企业的公司化
4.3.1 大型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工作的推进
4.3.2 改制公司在治理上存在的问题
4.3.3 国资委成立后的国有企业改革
4.4 改善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
4.4.1 公司治理改革的国际趋势
4.4.2 保护股东权益,强化信息披露
4.4.3 健全董事会的治理机制
4.4.4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公司外部治理阅读参考思考题

第5章 民营经济的发展
5.1 国有制崇拜及其突破
5.1.1 国有制“一统天下”的建立
5.1.2 民营经济破茧而出和逐步壮大
5.1.3 所有制问题论战和“基本经济制度”的确
5.2 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和私有部门的成长
5.2.1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方针的制定
5.2.2 “放开搞活中小型国有企业
5.2.3 1998年:大力扶持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5.2.4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

5.3 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及其克服
5.3.1 改善民营经济的经营环境
5.3.2 民营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努力
5.3.3 中小企业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阅读参考思考题

第6章 金融改革
6.1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货币与金融
6.1.1 市场经济中的货币和金融
6.1.2 计划经济下的“货币”和“金融”
6.2 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6.2.1 20世纪80年代金融体系的轮廓初现
6.2.2 货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6.2.3 外汇市场
6.2.4 信贷市场
6.2.5 债券市场
6.2.6 股票市场
6.2.7 保险市场
6.2.8 期货及衍生产品市场
6.3 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
6.3.1 20世纪90年代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篇 宏观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问题
第四篇 简短的结论
索引
后记

序言

30年来的强劲经济增长,使中国成为当代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人们无论对中国怀有什么样的感情,都希望了解中国,因为它的现状如何、将向何处发展,都会对整个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要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其中,甚至亲身经历过最近半个世纪中国变迁过程的人,对它的了解也往往是零散的、表面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于是,在我的脑海中产生了写一本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考察中国改革的著作的愿望。
从1995年开始,我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的博士研究生开设“中国经济”课程,随后也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的MBA和EMBA学生开设了同样的课程。这门课程伴随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而成长。1998年,我将在“教学相长”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讲义分列12章,写成《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一书,并于1999年初出版。此后,我还将这本书用作基本教材,为我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博士生讲授。这本书同时也是一本大众读物,受到了海内外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读者的关注,因此陆续出版了英文版、日文版和中文繁体字版。
2003年,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和发展了的认识,我在原有的章节框架下,对全书作过一次修订。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该书的第3版。自上一版出版5年多来,中国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又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经济学家的认识也随之而深化。因此,在修订中,我一直努力吸收这些新材料和新认知,把它们呈献给读者。

后记

2008年是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30周年。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在社会各界总结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之际,我们根据近5年来积累的新经验和获得的新认识,参照各界人士对中国经济改革进行的总结,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对本书进行了修订。
修订工作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除第1章、第11、12章由我自己修改外,请对有关问题有专门研究的以下诸位学生和同事在原书的基础上负责改出一个修改建议稿本:
第2章 中国改革战略的演变由王青博士负责;
第3章 农村改革由马晓河博士负责;
第4章 企业改革由张春霖博士负责;
第5章 民营经济的发展由朱爱萍博士负责;
第6章 金融改革由廖强先生、文远华博士负责;
第7章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由李睿鉴先生负责;
第8章 对外开放由隆国强博士负责;
第9章 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由綦树利先生负责;
第10章 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由魏加宁博士负责;
修改建议稿本完成后,再由我根据自己平日积累起来的一些修改想法,写出初稿。然后,在2009年6月邀请了范世涛、李睿鉴、李辑、王娴、王青、文远华、吴庆、朱爱萍等诸君在天津蓟县用两周时间对全书初稿逐章进行审读、讨论和提出修订意见,并对各章再次进行修订。
最后由我逐章统改定稿。
王青博士除负责一些章节的修改,还负责全书写作的组织协调工作。此外,还承担了繁重的文字处理工作。

文摘

插图:


1.1.1 早期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社会
“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是19世纪20年代后才开始流行于英法两国的①,但在16世纪初西欧封建庄园制度开始瓦解、资本主义制度曙光初露时,社会主义者的基本主张就已经由一些先行者提出来了。这种社会主张反映了在资本主义新社会诞生阵痛中挣扎的劳苦大众对转型时期种种社会不公正的抗议和对一种更美好的社会的向往。
资本主义的诞生,打破了持续千余年的西欧封建庄园制,建立了以雇佣劳动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制度。正是借助于这种新的社会制度,西欧社会在此后几百年中实现了飞跃发展和进步。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资产阶级像用魔法一样唤醒了沉睡在社会劳动中的生产力,在它不到100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②
然而,新社会诞生的阵痛却使广大底层民众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在庄园制母腹中创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首要行动,是瓦解以大地产为基础的人身依附关系,把农奴从他们所依附的领主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劳动力市场。以英国为例,从15世纪末开始,英国的毛纺织业快速兴起,羊毛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升。在牟利冲动驱使下,贵族和教会住持大量圈占公共牧场,雇工放养羊群。成千上万名农民由此获得了人身自由,却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沦为一无所有的游民无产者。他们流人城市,寻找栖身之地和生活出路。而统治者则采取包括鞭打、割耳、绞刑在内的种种严刑酷法来惩治无业游民。即使有幸在手工作坊和工场找到工作,其劳动条件和生活待遇也是极其恶劣悲惨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思想界的先驱人物起来抨击当时普遍的社会不公,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设想。1516年,身为英国贵族高官的莫尔写了一本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的书,借书中航海家之口抨击为富不仁者的疯狂掠夺,呼吁消灭“一方面贫困不堪,另一方面却奢侈无度”的丑恶社会现象,描述了一个名为“乌托邦”(Utopia)的美好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一切财产共有,全体公民都可以享有平等富足的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思潮的第一声号角。
有钱人 和你想的不一样 2 유전인 화이상적부일양 2
16,500원
谷歌人不疲倦的工作术 구글인부피권적공작술
14,900원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方法(第6版) 계량경제학도론 : 현대방법 (제6판)
25,100원
阿米巴经营 아메바 경영
16,200원


회원님의 소중한 개인정보 보호를 위해 비밀번호를 주기적으로 변경하시는 것이 좋습니다.
현재 비밀번호
신규 비밀번호
신규 비밀번호 확인
6~20자, 영문 대소문자 또는 숫자 특수문자 중 2가지 이상 조합